您的位置:首頁 >產(chǎn)經(jīng) >

參考文苑|耄耋之年重讀簡·奧斯汀

2022-04-23 08:48:23 來源:瀟湘晨報

參考消息網(wǎng)4月23日報道(文/露絲·威爾遜)

父親過去常說,生命始于40歲。他是從沃爾特·皮特金1932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得出這個民間智慧的。50年前,40歲曾經(jīng)就算預期壽命的晚年,當這個數(shù)字增至60歲時,很自然,父親感到寬慰。

皮特金的斷言基于如下信念:已經(jīng)帶來生活水平提高的現(xiàn)代生活福利將賦予人們——男女一樣——更多年有意義的生存,前提是他們對生活保持正確的積極態(tài)度。后面這一點,我父親游刃有余。

在我即將步入90歲生日之際,我有充分的理由想起父親的口頭禪,承認自己的生命始于80歲,或者有可能是80歲重新開始;這是他欣然接受的年齡的兩倍,很多人或許對此感到困惑。因此,容我解釋一下。

多虧重讀了簡·奧斯汀的小說,我經(jīng)歷了改變我生命的精神和能量煥發(fā)。在我60多歲有點抑郁的時候,純粹為了快樂而重讀奧斯汀的文字與人物,開啟了一段比較認真的過程,因為我在70多歲時繼續(xù)重讀這些小說,于是對讀書、學習與想象之間的關系愈發(fā)好奇。

在我80多歲時,我在一篇博士論文中重新評價了簡·奧斯汀的小說,并接受約稿,在最近發(fā)表的一篇讀書回憶錄中探究自己的性格、氣質和價值觀。

現(xiàn)在,我發(fā)現(xiàn),重讀、調研和反思的過程引領我步入了人生中最好的時刻。閱讀傳記作品,在我腦海中提出關于記憶、講真話和藝術性的問題。在我的論文中將我自己的閱讀經(jīng)歷編織在一起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以前從未發(fā)現(xiàn)的自己本身以及最親密關系的某些方面。

一方面,盤點生命中最美好與最糟糕的時刻,我感覺恍如隔世;另一方面,我又深陷反思之中。我驚奇地意識到長期不滿的情緒正在從我身邊消失。我經(jīng)歷著一波又一波興奮之情,而我的幸福感也超越了之前的所有認知。在撰寫回憶錄的同時,讀書、寫作和重讀占滿了我的每一天,賦予了它們更多含義。

從兒童時代起,我就是一個“邊閱讀邊感想的讀者”,我讀著讀著就融入書中,有時會變成一個不同的人;常常會變得更快樂,體驗過羅馬詩人賀拉斯描述的文學的美妙與實用。

從一開始,我就采取螺旋式閱讀方法,這是閱讀理論家路易絲·羅森布拉特設計的一種概念。她把一連串的弧線想成讀者將注意力從書中轉移到自身的經(jīng)歷與記憶寶庫;然后再回到書上;然后再帶著更深刻的參與感繼續(xù)閱讀。

我是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羅森布拉特發(fā)明的這種相互作用式閱讀方法,不過這也可以通過學習掌握。可以鼓勵年輕讀者,當他們發(fā)現(xiàn)思考世界的新方法與自己的處境時,不妨感同身受地設想一下。這與賀拉斯再次不謀而合,他在《詩藝》中寫道:當我們置身文學作品之中時,我們的所思所感會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,不應割裂開來。

賀拉斯的信念得到了神經(jīng)科學領域當下研究的證實。在教育界,大量研究人員證實:重讀不同于初讀,這是終身閱讀者自己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
當然,值得一讀再讀的小說必須具備能從個人角度和文化角度產(chǎn)生新見解的潛質。有鑒于此,我多次重讀了奧斯汀的六部小說。它們?yōu)槲抑匦略u估生活現(xiàn)狀、與前任和現(xiàn)任的戀愛質量以及生活選擇中事關重大的價值觀,提供了多彩而復雜的角度。

在我15歲閱讀《傲慢與偏見》時,我把它當一部家庭喜劇;我喜愛貝內特姐妹,因為她們生氣勃勃,盡管喜歡斗嘴,但是很有趣。她們忍受媽媽的神經(jīng)質,容忍爸爸的諷刺挖苦,但是并不怨恨父母。這對青春期的我很有幫助。

在我30多歲深受困擾,對自己的生活現(xiàn)狀感到矛盾,重讀這部小說時,我的關注點發(fā)生了轉移。我重視的是親密關系的本質,思考是否應當像加德納太太忠告外甥女伊麗莎白那樣:要讓理智戰(zhàn)勝情感;抑或,我是否能甘心接受夏洛特·盧卡斯的觀點:幸福的婚姻完全靠碰運氣。

到了進入90歲的年紀,我深思并用伊麗莎白·貝內特的話安慰自己,“我到現(xiàn)在才有了點自知之明”。

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刻。(鄭國儀譯自4月10日英國《衛(wèi)報》網(wǎng)站,原題為《重讀簡·奧斯汀改變了我的生活,年近90的我從未如此快樂》)

來源:參考消息網(wǎng)

標簽: 參考消息 伊麗莎白 生氣勃勃 家庭喜劇 傲慢與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