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至凜冬,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就會跋山涉水,尋找那些需要“雪中送炭”,但仍不墜青云之志的孩子和成人,架起公益的橋梁,為其送去社會的熱心和溫暖。至今,河南商報“暖冬”公益活動已堅持了11年。
今冬,恰逢中原消費金融成立五周年,河南商報“暖冬”與中原消費金融真誠攜手,發(fā)起“善行中原·為生活奔跑者助力”中原消費金融五周年系列公益活動。我們期冀在這個寒冬,凝聚中原大地的磅礴善意,為暫處逆境的人們送去溫暖,幫他們在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闊步前行。
善行中原,期待您的參與,我們一起加油。
一場火災,讓王紹軍在重癥監(jiān)護室待了近8個月。重癥監(jiān)護室厚重又冰冷的大門,隔絕了他與塵世的聯(lián)系。門外,妻子于書娟祈求醫(yī)生,不管花多少錢,也要把王紹軍的命拉回來;門內,混沌中的王紹軍時常分不清何為現(xiàn)實,數(shù)次與死神擦肩而過,“再給我一點時間。”他在夢中說。
他不敢死。
從運動健將到漸凍人
今年52歲的王紹軍,是河南殘友培訓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孵化基地(簡稱“培訓基地”)的創(chuàng)辦人,一米八的個子、長相斯文,但是,他站不起來。
17歲的一天,王紹軍突然發(fā)覺小腿肌肉沒有了彈性;體育課跑3000米,以往的運動健將,在跑到一半時突感乏力。結合著家里二姐的癥狀,王紹軍去醫(yī)院一查——肩腓型肌營養(yǎng)不良癥,果然,他是一個“漸凍人”。
在了解到漸凍癥的表現(xiàn)為進行性加重的骨骼肌無力時,王紹軍沒把患病的消息告訴其他人。他與正常的同齡人一樣,努力考上大學,畢業(yè)后參加工作,直到1999年,病情加重,他從鄭州市區(qū)來到中牟縣,“想做點不用動腿只用動腦子的事”。
21世紀初,互聯(lián)網(wǎng)初興,飽含斗志的王紹軍搭上了“順風車”。那時信息的傳達和獲取嚴重不對稱,他在中牟縣開辦了第一個大蒜交易中心,每天坐在大廳內,看著大蒜實時交易價格,賺下了人生第一桶金。
為殘疾人群體“奔走”
事業(yè)漸入佳境,但仍掃不走疾病籠罩的陰霾。
2008年,王紹軍申辦了殘疾人證。同年,他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,真正以殘疾人的身份加入這個特殊的群體。
他開始坐在輪椅上為殘疾人群體“奔走”。
2014年,王紹軍獲得了全國自強模范榮譽稱號。表彰大會上,總書記的一番話,讓他深為動容,“總書記說,希望各位助殘先進,把助殘善舉堅持做下去、做得更好。”王紹軍對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說,“把愛傳播給更多群眾,鼓勵更多人加入扶殘助殘行列中來。”
王紹軍覺得自己做得遠遠不夠,“我想配得起這個稱號。”
2015年,王紹軍來到中牟官渡鎮(zhèn),租了108畝地,建立了培訓基地,并在河南省殘聯(lián)和殘疾人就業(yè)服務中心的指導下,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公益戰(zhàn)略合作伙伴關系,為殘疾人提供遠程居家就業(yè)崗位。
殘疾人群體坐得住,且十分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,在通過了培訓基地兩個月的培訓后,學員上崗3個月后平均工資達到1500元,最高的月收入達到18900元,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有12人。
“5年間,我們實際培訓殘疾人4500多人,安置上崗就業(yè)3800多人。”王紹軍細數(shù)這些年的成績,眼中光芒閃動。
一場可怕的火災
培訓基地自成立以來,一直免收培訓費,盡管有殘聯(lián)的補貼,但多余的開支,依舊由王紹軍自己貼補。
不僅如此,看著校舍空間日益縮減,他又在校區(qū)東側加蓋了培訓基地二期工程。然而,那場可怕的火災,按下了培訓基地發(fā)展的暫停鍵。
2020年年初,培訓基地有14名殘疾學員因疫情回不了家,王紹軍與妻兒一起,留在培訓基地陪學員們過年。事故的發(fā)生令人猝不及防,當時,兒子推著電動輪椅將王紹軍安置在辦公桌后,電瓶突然響了三聲,不容人反應,火舌由下直躥至王紹軍背部,隨后將他徹底包裹住,縱使兒子伸出雙手下意識想抬起父親,也無濟于事。火光沖天,王紹軍看著手被燒傷、被嚇壞了的兒子,用盡全力說,“快!快去叫人……”
在重癥監(jiān)護室的近8個月,王紹軍還經(jīng)歷過一次腦梗,這讓他的左胳膊徹底“報廢”;再加上他本身就有糖尿病,能從重癥監(jiān)護室里出來,王紹軍的醫(yī)生都說,這是一個奇跡。
但回到普通病房,對王紹軍來說只是另一段崎嶇之路的開始。燒傷恢復期漫長又痛苦,“我有太多放不下的人和事,可你看我這副樣子,只能動動嘴。”
“是事業(yè),不是生意”
殘酷的現(xiàn)實逼迫著人們做選擇題,每月七八萬元的治療費用,“勸退”了王紹軍,自己之前的存款,因為建設培訓基地所剩無幾,先前親友為他籌集的救命錢,已經(jīng)讓他欠下了不少人情;培訓基地二期的工程已經(jīng)擱置,后續(xù)的裝修無法進行,王紹軍決定出院。
“錢省下來,用在培訓基地上吧。”王紹軍對妻子說。
11月17日,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中牟縣官渡鎮(zhèn)的培訓基地,王紹軍在培訓基地里的一間臥室里躺著,透過落地窗,小路的對面就是學員們工作生活的區(qū)域。
“我的確放不下這一切。”王紹軍緩慢地環(huán)視周遭,這里的一草一木,皆出自他手,培訓基地是他另一個孩子。“是事業(yè),不是生意。”他總對旁人這樣說。
“河南省共有殘疾人676萬,全國各類殘疾人總數(shù)更是有8500萬,”王紹軍說,“我原來的設想是,培訓基地不僅有培訓、提供工作場所的功能,也是一個針對弱勢群體的體驗館。”
王紹軍介紹,培訓基地之前迎接過不少中小學生前來體驗,他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殘疾人的世界,“比如,我想設置一個黑暗的房間,沒有窗戶、沒有燈光,只有盲道,讓大家體驗盲人的生活……”
“倒下了,這些事怎么進行?”王紹軍咧開嘴角,“我當然希望能借助外界力量,幫助我們渡過難關,我知道后面的路會非常難走。”
11月的陽光下,這個男人,心里已有了明確的答案。
征集
如果您想幫助王紹軍,或者有需要幫助的人,歡迎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聯(lián)系電話,河南商報熱線:0371-86088666。(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張逸菲/文見習記者宋若旻/圖)